自动化立体仓库(立库)由机械结构、自动化设备、控制系统、信息系统等多部分组成,各环节的故障可能影响整体运行。常见故障类型可按系统模块分类如下:
设备机械系统故障
主要涉及堆垛机、输送设备、货架等核心机械部件,是立库最常见的故障来源。
堆垛机故障
1. 行走、升降、伸缩机构故障:如行走轮磨损导致跑偏、升降链条、钢丝绳断裂或松弛、伸缩货叉卡滞(因导轨异物、润滑不足);
2.驱动部件故障:电机过热烧毁(过载或散热不良)、减速器异响或漏油(齿轮磨损)、联轴器松动或断裂;
3. 结构件故障:立柱 、横梁变形(长期承重或货物撞击)、货叉变形(叉取超重货物)。
输送设备故障
1. 输送线卡货、跑偏:因货物摆放歪斜、输送辊道、链条磨损不均、导向轮错位;
2.驱动故障:电机或减速机故障(同堆垛机)、链条、皮带断裂(张力过大或老化)、辊筒卡死(轴承损坏);
3. 转向、提升机构故障:移栽机、升降机等设备的旋转、升降动作卡顿(液压、气动系统泄漏、气缸、油缸故障)。
货架系统故障
1.结构变形:立柱、横梁因长期超载、货物偏载或撞击(如堆垛机对位误差)导致弯曲;
2. 连接松动:货架螺栓(横梁与立柱连接)松动或断裂(振动或疲劳导致),影响整体稳定性;
3. 货位异常:因托盘变形、货物超宽,导致货物卡在货位无法取出。
控制系统故障
控制系统是立库的 “神经中枢”,涵盖 PLC、传感器、通讯模块等,故障会直接导致设备动作异常。
传感器故障
1. 信号异常:光电传感器(如入库口、出库口)被灰尘、货物遮挡,或镜头磨损,导致 “误检测” 或 “漏检测”;
2. 位置检测失灵:接近开关、编码器故障(如接线松动、内部元件老化),无法精准定位堆垛机、输送线的位置;
3. 识别故障:条码、RFID 识别失败(标签磨损、阅读器故障),导致货物信息无法匹配。
PLC 与控制逻辑故障
1.PLC 程序异常:程序逻辑错误(如动作顺序冲突)、程序丢失或损坏(断电或干扰),导致设备 “死机” 或动作紊乱;
2. 执行器故障:继电器、接触器粘连或烧毁,导致电机、电磁阀等无法正常启停。
通讯故障
1.信号中断:中控系统(WCS/WMS)与设备(堆垛机、输送线)的通讯中断(网线松动、光纤断裂、无线模块干扰);
2.数据延迟、错误:因网络带宽不足、协议不匹配,导致指令传输延迟或数据校验失败,引发 “指令丢失” 或 “动作错位”。
信息管理系统故障
主要涉及 WMS(仓库管理系统)、WCS(仓库控制系统)等软件层面,影响流程与数据准确性。
数据交互故障
1.数据错配:入库订单信息与实际货物不符(如 SKU、数量错误),导致货位分配错误;
2.库存数据失真:出库未扣减、入库未增加(因系统延迟或接口故障),导致 “账实不符”。
系统运行故障
1.软件卡顿、崩溃:因服务器负载过高(如峰值订单量过大)、数据库死锁、程序 bug,导致系统无法响应。
2. 接口故障:WMS 与 WCS、ERP 等外部系统接口中断(如协议不兼容、网络故障),导致指令无法下发。
其他辅助系统故障
电源与动力故障
1. 突发断电或电压不稳(如电网波动、UPS 失效),导致设备骤停、数据丢失;
2. 电缆故障(磨损、老化短路),引发局部设备断电。
安全装置故障
1.安全保护失效:急停按钮卡滞、安全光幕、光栅被遮挡或损坏,导致设备无法触发安全停机;
2. 报警系统故障:声光报警器失灵,无法提示异常(如卡货、超程)。
这些故障中,机械磨损、传感器失效、通讯中断是发生率较高的类型。日常维护中,需通过定期巡检(清洁传感器、紧固连接、润滑部件)、系统日志监控(追踪数据异常)、备用方案(如 UPS、冗余通讯)等方式提前预防,降低故障影响。遇到问题是要先给厂家打电话咨询。山东西曼克电话:400-777-6-777网址:http://www.simancagv.com/